技術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
更新時間:2025-11-17
點擊次數:31
核心結論:泓川 LTCR4000 探針型光譜共焦傳感器(側面 90° 出光),wanmei適配 FA 透明材質、安裝空間狹小的測量場景,通過底部照射多點測距實現角度矯正,精準保障 FA 平行度達標。
一、應用背景與測量痛點
應用場景
光通訊芯片 FA(光纖組件)作為光信號傳輸核心部件,其端面與安裝基準面的平行度直接影響插損(IL)、回波損耗(RL)等關鍵性能。FA 采用透明光纖材質,裝配時由夾爪夾持固定,安裝區域空間狹小,需從底部完成非接觸式平行度檢測與角度矯正。
核心測量痛點
空間限制:安裝位置狹小,傳統傳感器體型過大或出光方向受限,無法近距離部署。
材質特性:FA 為透明材質,傳統激光傳感器易出現反射光丟失、測量偏移問題。
精度要求:FA 未標注角度公差 ±0.5°,需傳感器提供亞微米級測量精度,確保角度矯正準確性。
非接觸需求:FA 端面纖芯無劃痕、無破損要求,測量過程需避免物理接觸。
二、測量方案設計
傳感器選型依據
出光方式適配:LTCR4000 支持徑向(側面 90°)出光,探針型結構緊湊,可從 FA 底部狹小空間精準照射測量面,無需改動夾爪夾持布局。
透明材質適配:采用光譜共焦技術,對透明體測量無位置偏移,僅接收聚焦光線,避免雜光干擾,適配 FA 透明光纖與蓋板材質。
精度與空間匹配:重復精度達 100nm 級,線性誤cha≤±1.4μm,滿足角度公差要求;探針直徑僅 Φ8mm(建議夾持區域適配),適配狹小安裝空間。
抗干擾能力:抗環境光干擾強,無需復雜遮光裝置,適配工業裝配現場環境。
安裝與測量布局
傳感器部署:將 LTCR4000 徑向出光探頭固定于 FA 底部工裝,探針頭部貼近 FA 下表面,利用側面 90° 出光特性,避開夾爪夾持區域,安裝間距控制在 5-10mm。
夾持配合:夾爪夾持 FA 尾部保護區域,確保 FA 測量面(上下表面)處于水平懸浮狀態,預留傳感器測量通道。
測量點位規劃:在 FA 下表面選取 3 個均勻分布的測量點(前端、中端、后端),通過傳感器依次采集各點距離數據,計算平面傾斜角度。
測量與矯正流程
基準校準:以夾爪夾持基準面為參考,設定傳感器測量零點,建立坐標系。
多點測距:傳感器從底部對 3 個測量點進行同步掃描,獲取各點距離偏差值(±0.05mm 尺寸公差適配)。
角度計算:通過三點距離數據擬合平面,計算 FA 實際傾斜角度與理論平行面的偏差值。
實時矯正:將角度偏差信號反饋至夾爪控制系統,調整夾持角度,直至偏差≤±0.5°,完成平行度校準。
三、方案實施效果
測量精度:角度測量誤cha≤±0.1°,滿足 FA±0.5° 角度公差要求;距離測量重復精度達 100nm,保障矯正一致性。
場景適配:探針型結構與 90° 出光設計,成功適配狹小安裝空間,無需改動原有裝配流程。
材質兼容:透明 FA 測量無反射偏移、無雜光干擾,測量數據穩定,未出現纖芯劃痕、膠水粘連等損傷。
效率提升:單組 FA 測量 + 矯正耗時≤2s,支持與 PLC 總線控制聯動,適配批量裝配生產線。
四、方案核心優勢
空間利用率:探針型 + 90° 出光,解決狹小空間部署難題,安裝靈活性遠超傳統傳感器。
材質適配性:光譜共焦技術突破透明體測量瓶頸,無位置偏移,測量穩定性優于傳統激光傳感器。
精度保障:亞微米級測量精度,直接對接 FA 角度公差要求,減少插損超標風險。
非接觸安全:全程無物理接觸,契合 FA 端面無劃痕、無破損的技術要求。
FA 平行度測量設備配置清單(適配泓川 LTCR4000)
一、核心測量設備清單
設備類別 | 型號規格 | 關鍵參數(源自文檔) | 用途 | 數量 |
光譜共焦傳感器 | LTCR4000(徑向出光版) | 1. 出光方式:側面 90° 徑向出光 2. 重復精度:100nm 3. 線性誤cha:≤±1.4μm 4. 建議夾持區域:Φ8mm(公差 0-0.02mm) 5. 參考距離:約 25mm(適配 FA 底部測量) | 核心測距單元,采集 FA 下表面多點距離數據 | 1 臺 |
控制器 | LT-CCS(單通道基礎款) | 1. 可連接傳感頭數:1 個 2. 采樣頻率:1 通道 Max.10kHz(滿足實時測量) 3. 接口:USB2.0、RS485、以太網(適配 PLC 聯動) 4. 電源:24VDC±10%(電流約 0.4A) 5. 配套軟件:TSConfocalStudio(數據可視化與角度計算) | 傳感器數據接收、處理,輸出角度偏差信號 | 1 臺 |
光纖跳線 | FC-FC 光纖跳線(3m 長) | 1. 靜態彎曲半徑:30mm 2. 動態彎曲半徑:60mm 3. 直徑:Φ5mm(適配狹小空間布線) | 連接傳感器與控制器,傳輸光信號 | 1 根 |
二、輔助工裝與附件清單
工裝 / 附件類別 | 名稱 | 尺寸規格(適配 FA 與傳感器) | 材質 | 用途 | 數量 |
夾持工裝 | FA 專用夾爪 | 1. 夾持范圍:適配 FA 尾部(參考尺寸 1.45mm/2.95mm,文檔 2) 2. 夾持力度:5-10N(避免 FA 變形) 3. 避空設計:底部預留≥10mm 空間(供傳感器照射) | 鋁合金(陽極氧化) | 固定 FA,確保測量時無位移 | 1 套 |
傳感器固定工裝 | LTCR4000 探針支架 | 1. 夾持孔徑:Φ8mm(公差 0-0.03mm,匹配傳感器夾持區域) 2. 調節行程:上下 ±5mm(微調測量距離) 3. 安裝孔位:M4 螺紋(適配工作臺) | 不銹鋼 | 固定傳感器,確保 90° 出光對準 FA 底部 | 1 套 |
抱箍件 | 傳感器夾持抱箍 | 型號:D8L15(文檔 1-107) 尺寸:內徑 Φ8mm,長度 15mm | 工程塑料 | 輔助固定傳感器,避免振動偏移 | 2 個 |
工作臺 | 精密光學平臺 | 1. 尺寸:400mm×300mm×50mm 2. 平面度:≤0.01mm/m 3. 承重:≥5kg | 大理石(0 級) | 提供穩定測量基準,安裝夾爪與傳感器工裝 | 1 臺 |
定位銷 | 工裝定位銷 | 規格:Φ4mm×10mm(公差 0-0.01mm) | 硬質合金 | 確保夾爪與傳感器工裝相對位置固定 | 4 個 |
三、校準工具清單
校準工具名稱 | 型號規格 | 精度參數 | 用途 | 數量 |
標準平行塊 | 透明玻璃標準塊(模擬 FA) | 1. 尺寸:20mm×10mm×5mm 2. 平行度:≤0.001mm 3. 材質:高硼硅玻璃(透明,匹配 FA 材質) | 校準傳感器對透明材質的測量精度 | 1 塊 |
激光干涉儀 | 微米級激光干涉儀 | 測量精度:±0.5μm/m | 驗證傳感器線性誤cha與重復精度 | 1 套 |
角度規 | 數顯角度規 | 分辨率:0.001°,精度:±0.005° | 校準 FA 角度矯正后的實際偏差 | 1 個 |
千分表 | 杠桿千分表 | 量程:0-5mm,精度:±0.001mm | 調整工裝平面度與定位精度 | 1 套 |
四、詳細校準流程(落地可執行版)
1. shouci安裝校準(設備部署后執行)
步驟 1:工作臺基準校準
將 0 級大理石工作臺水平放置,用水平儀調平(確保水平誤cha≤0.02mm/m);
千分表固定在表座上,沿工作臺 X、Y 軸方向移動,測量平面度,確保≤0.01mm/m,若超差則通過工作臺調平螺絲修正。
步驟 2:傳感器與夾爪工裝定位校準
將 FA 夾持工裝固定在工作臺中心,通過定位銷鎖定(確保工裝 X/Y 軸與工作臺基準對齊);
安裝 LTCR4000 傳感器到固定支架,調節支架高度,使傳感器參考距離(約 25mm)對準工裝夾持 FA 后的底部測量區域;
用激光干涉儀連接傳感器,啟動 TSConfocalStudio 軟件,采集傳感器 “零位" 數據(此時傳感器對準工作臺基準面),記錄初始距離值,設為測量基準。
步驟 3:透明材質測量校準
將透明玻璃標準塊(模擬 FA)放入夾爪工裝,夾持固定;
傳感器從底部照射標準塊下表面,采集 3 個測量點(前端、中端、后端)的距離值,計算標準塊平行度(理論平行度≤0.001mm);
若測量值與標準塊實際平行度偏差>0.002mm,通過控制器 “材質補償" 功能修正(軟件內選擇 “透明玻璃" 材質模板,自動補償光折射誤cha)。
步驟 4:角度矯正精度校準
用角度規設定一個已知偏差(如 + 0.3°),模擬 FA 傾斜狀態,將標準塊固定在夾爪上;
傳感器采集 3 點距離數據,軟件自動計算傾斜角度,對比角度規設定值,確保偏差≤0.01°;
若超差,調整傳感器固定支架的 X/Y 軸偏移(通過支架微調螺絲),重復測量直至偏差達標。
2. 日常維護校準(每日開機后執行,耗時≤10 分鐘)
步驟 1:零位校準
清空夾爪工裝,傳感器對準工作臺基準面,采集 10 次距離數據,計算平均值,與shouci校準的 “零位" 對比,若偏差>0.005mm,重新設定零位;
啟動控制器 “自檢" 功能,檢查 USB、以太網接口通信是否正常,采樣頻率是否穩定在 10kHz。
步驟 2:單點精度驗證
取 1 片合格 FA(已知平行度≤0.2°),放入夾爪工裝;
傳感器采集底部 3 點距離,軟件計算平行度,若測量值與 FA 實際值偏差>0.05°,用角度規復核 FA 實際角度,若 FA 合格則重新執行 “透明材質測量校準" 步驟。
步驟 3:工裝穩定性檢查
千分表測量夾爪工裝的夾持面平面度,確保≤0.005mm;
檢查傳感器抱箍是否松動,光纖跳線彎曲半徑是否≥30mm(避免信號衰減)。
五、落地注意事項
空間適配:傳感器與夾爪工裝的安裝間距需≥5mm(參考 LTCR4000 探針尺寸),避免工裝遮擋傳感器出光;
電源要求:控制器需單獨供電(24VDC±10%,電流≥1A),避免與夾爪驅動電源共用,防止電壓波動影響測量精度;
環境控制:測量環境溫度控制在 20-25℃(濕度 20-60% RH,無冷凝),避免溫度變化導致傳感器線性誤cha增大;
備件儲備:額外采購 1 根 FC-FC 光纖跳線(3m)、1 個 D8L15 抱箍件,作為易損件備用。
公司郵箱: qinyuankang@163.com
服務熱線:
公司地址: 無錫市新吳區天山路8號
Copyright © 2025 無錫泓川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備案號:蘇ICP備16036995號-3
技術支持:化工儀器網 管理登錄 sitemap.xml
